2025年9月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A525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轮训相关学习内容进行传达。会议由院长许修杰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许修杰院长首先传达了教育部社科司司长王日春关于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讲话精神,重点强调四个方面:一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二是推动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进行;三是立足中国实际,讲好新时代中国成功变革的案例;四是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抓手。
随后,许院长重点介绍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培永教授就“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吸引力与针对性”所作的报告。陈教授从五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要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阐释马克思主义何以在历史上成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原理讲解中穿插经典著作解析;结合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提升课堂新意;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自我追问深化理论阐释。
会议还传达了教育部科研发展中心思政课建设研究处处长房正的发言。房正通过数据分析,既肯定了当前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效,也指出三方面问题:课程针对性及吸引力不足、教师能力素养存在差距、部分课堂照本宣科及师生互动不足。此外,国家高端智库——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余亮提出,面对网络信息环境下青年思想多元复杂的现状,思政课教师应做到四点:拓展意识形态认知视野;积累跨理论、跨行业、跨实践的复合经验;增强“网感”,提高对网络文化的敏感与理解;积极与新闻、社会学等领域互动,把握舆论动态,促进理论与现实结合。
最后,许修杰院长对传达内容进行总结。她指出,当前思政课教学对象已逐步进入“05后”时代,学生成长环境优渥、信息接触广泛、个性更加鲜明,思政教师更应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注重因材施教,实现感性表达与理性深度的结合。同时,也需警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机械照搬教材、缺乏独立见解;警惕课堂表面互动实则低效的现象;防范教师自身产生职业倦怠。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建设的方向与要求,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切实指导。全院教师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思政课理论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思政教育。
撰稿:尚云竹音
摄影:曹闺秀
初审:刘 军
复审:向 前
终审:许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