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内涵式发展系列专题研讨第三期如期而至​
作者:刘军 时间:2025-04-11 18:07:21 点击数:20
       2025年4月10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涵式发展系列专题研讨会继续深入开展。研讨会由教研室主任刘军老师主持,本期授课教师全员参会。本次研讨由刘军老师做示范说课,依据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理念,以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展示内容

       在介绍本节内容前,刘军主任再次提醒大家应在授课过程中遵循本课程建设和发展理念,即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知古鉴今,明理增信;纵横比较,透析实质;问题引导,思维提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线上助力,线下赋能;校内主导,校外协同,特别是对比分析、问题意识、知古鉴今及坚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应积极思考各种方式方法的重要价值并在实际中综合运用,提供给学生多元选择以提升课堂效能。

展示“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时,刘军老师结合督导意见和自身实践,提出要有“大历史观”,强调历史的整体性、长时段、宽视野和多角度,要积极思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内容融入课堂,进一步丰富授课内容,且可以积极考虑设置多个问题,例如讨论“新文化运动前后世界形势和国内形势”时,可分班分组邀请学生回答,以提高课堂活跃度。针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师多,而当下大富翁多”等问题,可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正面引导,进一步提升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谈及新文化运动的弊端时,刘军老师重点指出,要弄懂教材,在阐释“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宣传手段要根本改变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时不可能的”这一观点时,应积极考虑结合现实,让学生自行搜索和思考并提出鲜活案例进行论证,深刻体会真理穿越时空的伟力。

展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时,刘军老师强调,这一部分教学应考虑前情,即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了解大部分相关历史事实。在授课前应积极思考大学授课内容和中小学的区别,不能一样化。鉴于此,在教科研方面,可深入思考“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体化,不是一样化。例如,课本对“十月革命为什么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有部分介绍,但教师也要有更多内容拓展,例如“加拉罕宣言”等史料,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展示“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时,刘军老师认为,要设置问题,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引导从其进步性、思想、组织等多方面探讨,逐步推动思维进阶,而不宜就内容说内容,易致学生的无感,进而降低了课堂效能。


       在研讨展示尾声,刘军老师指出,课堂教学过程中”“观色,强调教师应换位思考,将授课过程视作与学生沟通交流、携手共进的程。教师要着力培养对学生即时反应的敏锐观察力,依据学生的反馈,灵活且实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实现教学相长。


撰稿:刘   

摄影:李燕妮

初审:刘   

复审:向   

终审:许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