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凝心聚力,同频共振,问题意识、成效导向——新学期纲要教研室稳扎稳打谋划新局
作者:刘军 时间:2025-03-03 18:12:51 点击数:93
       2025年2月22日,还未开始上课,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就积极开始了谋划。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必须要有新的应对举措,第一次的教研室会议主要目的就在于讲清形势,说明规则,道出心声,指明方向,群策群力,积极谋划新的发展,为落实学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期许做出本室教师贡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刘军老师主持,本学期“纲要”课任教师参会。

会议伊始,刘军老师结合上一学期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再次提醒,要求上一学期的科任教师再次核验“两案一卷”,确保达标无误,并提醒本学期教师将此类工作常态化,为我校教学合格评估做小事,做实事。刘军老师对本学期工作进行了部署:1.本学期教研活动规划。结合前期经验,本期将继续开展说课和讲课活动。要求白纸黑字,落实到纸面,除去已完成上述活动的老师外,本期的其他老师均在此列。由倪合良老师、杜瑞珍老师、焦小英老师、冯登立老师担任主要评委,将活动正式化、力求出实效。2.周一上课准备工作。要求老师携“7”一同前往课堂,包括教材、课件、教案、花名册、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个人课表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本学期全面启动学习通工具的使用,各位教师应尽快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3.后“入”教师向先“进”学习。希望新进教师高度重视校院各级对于教师的各类要求,积极展开对于本科的扎实备课授课,最快进入状态的方式就是向先“进”学习。登高山是要低头的!保持谦逊,“任他们说吧,我眼中只有前方”。4.作业的布置。鉴于学生使用各类AI大模型已是常态,为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各位老师应积极思考,出新招,出实招,避免学生利用AI工具完成作业而不进行思考5.教科研紧密结合。教学与教研要同步,教研与科研要共振,不可偏废。6.本期试卷的出题。基于经验,本期试卷出题人宜尽早确定,大家可自行报名,首次教授本课的教师不在此列。7.深入探讨“deepseek“等大模型的广泛使用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危与机及应对策略。大模型的出现是潮流,要顺势而为,积极研讨对于思政课带来的可能影响。

在布置研讨任务后,老师们展开了激烈的交流。李芳谕老师提出,大模型可能存在信息源被污染的可能,发现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模型给出的答案值得商榷,存在AI欺骗。陈浩天老师认同AI存在数据失真,需要再确认。李燕妮老师介绍了实操中的AI假像。刘学勤老师结合实际,介绍了作业的布置经验,提出让学生采访自己的父辈祖辈获取对于历史的显性认知,对增强“四个自信“是有实效的。焦小英老师结合教育后代的经验,提出AI可能有坏处,但也有好处,宜辩证看待,将其好处充分利用。唐潮老师指出,看待AI,应不忘本真,其工具属性是第一位的。对于学生还是要重视价值观的引导。最后,向前副院长介绍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体会,提出要多用,比较着用,才会发现各种大模型的优缺点,选择称手的工具。另外,他也指出,AI工具对于本课在搜寻“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材料时应该可以被派上大用场,希望老师们积极主动施为,推动本课的内涵式发展。


刘军老师在会议最后再次提醒本学期教研活动的“实“,借力新工具,谋划新发展!


撰稿:刘军

摄影:曹闺秀

初审:刘军

复审:向前

终审:许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