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示范引领展风采 深耕课堂共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集慧式”备课会之“名优”教师示范课(一)
作者:陈紫玉 陈海华 时间:2024-11-14 21:41:07 点击数:89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引导教师们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打造高品质课堂,2024年11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教研室在7A110教室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集慧式”备课会之“名优”教师示范课

此次示范课由教研室主任陈海华老师主讲,分为“教学观摩-问题研讨-议课评课”三个环节,旨在引发教师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研讨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进而实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教研活动目标。

一、在教学观摩中悟明方向

陈海华主任以“思想道德与法课程第三章的教学内容为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自己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拓展教学内容,建构严谨的知识体系,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建构具体的教学方案,如何运用准确且具有时效性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实现“两性一度”打造有效课堂等等。总之,陈主任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学功底,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具有可借鉴和可操作性的高水平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在问题研讨中释疑解惑

陈海华主任就中国精神及其中国精神丰富的内涵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两个具有代表性且具有难度性的问题和教师们进行现场交流、讨论,并邀请资深教师王静老师从理论高度对这两个问题向大家进行解疑。王老师的分析具有深刻的理论根基,不仅把问题化繁为简,而且又做到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让在座教师受益良多。


三、在议课评课中互学互鉴

教研室的研讨氛围一度拉满,各位任课教师争先恐后地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见解,真诚交流,求同存异,形成共振式的教研热潮。焦小英老师在会上表示,陈主任和王静老师的讲解使她受益匪浅,她从中看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明确了自己今后在教学中的目标与方向。彭俐老师也说道,陈主任的授课逻辑严谨、结构紧凑、重难点突出,王老师的评课犹如“剥玉米”,剖析了教学的核心内容,让人受益良多。与会的其他教师也纷纷表示,骨干教师们的分享让他们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更要注重逻辑结构的严谨性,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大家一致认为,此类活动能够有效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学习,提升教学能力,打造更为高效的课堂。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陈海华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提到,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教学展示和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碰撞与启发。既为优秀教师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也对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还能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机会,进一步推动了全体教师共同成长。今后,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教师们分享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在教研室中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打造出更多更优的“思政”好课金课。

 

撰写:陈紫玉 陈海华

图片:唐跃旺

一审:陈海华

二审:向前

三审:许修杰